从最初的高校实习基地,到成立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实体,发展社区社会组织14个、社区志愿者160余人;从最初主要服务“三留守”人群,到服务辐射4个社区(村)1万多居民。10年间,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道阳光社会工作服务站(以下简称阳光社工站)完成了从“为民服务”到“与民服务”再到“居民自我服务”的变迁。
缘起:留守女童意外溺亡,试水引入高校社工
2011年的一个夏日中午,时任王家河街道党工委书记的杨飞在吃午饭时听闻:辖区一名7岁的留守女孩在放学途中,意外跌入水潭,等同学喊来女孩的奶奶和周围邻居,小女孩已经没了……听罢,泪水滴入杨飞的碗中。
作为当家人,杨飞清楚自己的“家当”:46个行政村、2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7万多人,典型的外出打工型乡镇,留守老人无人照顾、留守儿童缺乏关爱、留守妇女没有收入来源且生活单调……
留守群体数量庞大,政府力量却远远不够。“要借社会的力。”杨飞的想法与时任M88体育-明升M88体育文法学院院长钟涨宝一拍即合。2010年,M88体育-明升M88体育成为全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培养首批试点单位之一,正在寻找农村教学实践基地。
“这就是一个要补锅,一个锅要补,两个刚好凑一对。”钟涨宝说。
2012年10月,阳光社工站成立,由M88体育-明升M88体育与王家河街道校地合作共建。社工站总策划之一、M88体育-明升M88体育社会工作系主任万江红介绍,建站之初,社工专业师生分小组轮流驻扎社工站,人数保持在6至10个。
社工师生进驻王家河后,首先开展了社区需求调查、入户探访等工作。“三留守群体数量庞大,服务需求强烈。此外,随着传统熟人社区的格局被打破,村民间陌生感、疏离感增加,制约了乡村文明的发展。”万江红分析。
为此,社工师生陆续开展了“阳光伴成长”儿童青少年活动、“我爱我家”妇女家庭服务、“花开夕阳”老年人服务等。尤其针对留守儿童大多性格内向、不善表达且没有条件接受兴趣特长培训的特点,联合武汉闻一多基金会开展了“红烛之光点亮梦想”儿童素质教育项目。
“社工站建立初期,处于‘为民服务’阶段,主要满足村民的服务需求,目的是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帮助服务对象获得成长,这也让社工在王家河深深扎下了根。”万江红说,“只要穿着社工的红马甲走在王家河,无论是否相识,一路上都会有村民笑着和你打招呼!”
转型:机构化运营,参与视角下的社区发展
2014年4月,民政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彼时,高校教师创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蔚然成风。2015年3月,万江红注册成立武汉市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始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
“社工站运行两年后,遇到了瓶颈。”M88体育-明升M88体育首届社会工作硕士、万江红的“得意门生”蒋俊杰告诉记者,“一是社工专业的学生半个月轮换一次,服务缺乏持续性;二是随着服务的深入和推广,社工已无法满足所有服务需求,且村民对社工产生依赖感,甚至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社工站,就去打麻将。”
得益于当时武汉正在推进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蒋俊杰2015年被万江红从深圳召回,受聘专职管理社工站。
来到王家河,蒋俊杰决定换一种视角开展服务:开发社区资源,联动多方参与,培育社区内生力。
楚剧是地方戏,当地老年人爱听爱唱。蒋俊杰了解到,陈婆婆前几年从楚剧团退休,就支持她在社区成立楚剧戏迷协会。几天后,陈婆婆还真带着十几位老人来到社工站,还请来了一位琴师。社工和他们一起商定协会名称、管理架构、组织章程。老人们自己准备了备案资料交到街道,还制作了协会牌子挂在社工站门口。
“我见到了村民自身潜能的发挥。”蒋俊杰说。
在楚剧戏迷协会的带动下,妇女腰鼓队、手工坊、老年友福文体队、儿童艺术团等多支社区社会组织相继成立。社工站为他们提供活动场地,向街道申请音响设备。每支队伍积极性都很高,经常是社工站还没开门,他们就已聚在门口自发练习了。
在儿童小组活动时,有位男子经常在门口偷看,被社工发现后,他局促地解释:“我只是想看看我儿子有没有报名参加活动。”
原来,这位男子不久前因中风导致肢体残疾,失去收入来源,家人因此产生矛盾,亲子关系也降至冰点。
“孩子不理我,在外面假装不认识我。”该男子恳求社工,“社工站的活动都很好,能不能给我儿子也报上名?”
“当然可以!”蒋俊杰不仅让这个孩子参加了“四点半”课堂和兴趣小组,还陪着该男子一起找工作。木工厂、门卫……一一试过,最后,他决定收废品自主创业。废品无处存放,蒋俊杰又在站点楼梯下腾出了一点空间。
“改变以往的问题—需求式探访,改为欣赏—增权式探访,培养居民自我服务意识,是社工‘与民服务’转变阶段的特征。”蒋俊杰说。
拓展:“五社联动”推行,激活社区自我服务能量
“在农村地区,专业社工请不来、留不住,农村社会工作的长远目标是培养一批能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本土人才。”万江红认为。
2016年,留守妇女王雄英参加妇女手工坊活动,社工很快就发现她能唱会跳,性格开朗,就培养她成为志愿者骨干,在社工站教小朋友做手工,带领老人做健身操。
“在做志愿服务时,社工助人自助的理念深深吸引了我。”王雄英对记者说。
2017年5月,王雄英作为社工助理进入阳光社工站。2018年,她通过了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初级考试,正式成为一线社工。2020年,王雄英成为社工站项目主管,负责项目统筹实施和管理。
无独有偶。80后外来媳妇傅伟红也是通过妇女手工坊与社工结缘。2021年通过社工职业考试,同年被武汉市社会工作联合会评为优秀社会工作者“明日之星”。
目前,像她们这样的持证社工,全国共有92.9万余人。而2012年持证社工仅为8.4万人,10年间增长了11倍多。10年来,通过职业水平考试、学历学位教育、在职在岗培训“三位一体”的方式,全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总量已超过160万人。
“培养本土社工,这在10年前是不能想象的。”万江红说,“构建本土人才梯队参与社区治理,是变被动‘等待服务’为主动‘生产服务’的关键。”
2020年,武汉成为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无数志愿者、社会组织自发参与抗疫,大量社会慈善资源被调动起来。在民政部的支持下,湖北省民政厅启动了“五社联动”社工服务项目。
“在党建引领下,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以社区志愿者队伍为依托,以社会慈善资源为助推,‘五社联动’机制带给我们基层社会治理全新的视角。”王雄英告诉记者,“除发掘和开发社区已有资本,阳光社工站还注重在服务中新建社区资本,引入外来资本服务社区。”
在这里,社工制定了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还打造社区公益超市,鼓励不同的社会主体参与到公益服务中来。志愿服务积分兑换、闲置物品交换、爱心商铺捐赠……截至目前,公益超市已整合各类资源价值5万余元。
“本土社工、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已经登上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舞台。”10年发展,万江红感到无比欣慰。
湖北“五社联动”社区治理机制的成功探索,也被吸收进2021年4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经由民政部推广,结合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目前正在全国推开。
(中国社会报记者记者 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