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日报记者周劼 通讯员蒋朝常
这几年,无论走到哪里,张启发院士都爱请人吃“饭”。每次出门,除了行李,他还要背上一个家里用了10多年的电饭锅。碰到初次见面的人,他会耐心地泡上黑米,煮一锅黑米饭,请他们尝一尝。
■ 口感:糯且脆
9月27日,2022双水双绿黑米主食化新品发布会在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举行。在现场,张启发照例亲手煮了一锅黑米请与会者品尝。黝黑的黑米煮熟后黑得发亮,饭粒饱满完整,嚼一口,糯和脆两种相反的特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大家夸他煮得好。他得意地说,煮得多了,有了心得,里面有些诀窍,只有自己知道。
■ 营养:富含花青素等多种营养素
在孝感市汉川市沉湖镇沉湖基地,无人机飞过广袤而平坦的江汉平原,俯瞰300亩试验田,未熟或已熟的水稻黄白相间,像锦绣铺满大地。试验田里种植的都是“华墨香”。
这种黑米的特殊之处,简单地说,就是能当饭吃,能主食化。
种稻、研米、吃饭,几千年来司空见惯的事,对黑米而言却“无缘”。黑米的人工栽培很早,全球很多地方都有黑米,中国的品种尤其多。不过,它号称“米”却难做“饭”,或煮粥,或做甜点,唯独不能当饭吃,原因是粗糙、口感差、难消化。
在中华文化里,黑米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延年益寿的食品。但是,直到今天,它也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杂粮,在食谱中的“存在感”比较低。
“延年益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营养。张启发喜欢在介绍黑米之前普及营养知识:稻谷的细胞组织层从外到内依次为果皮、种皮、糊粉层、胚和胚乳。加工后的精米只有胚乳,相当于总营养损失了80%。而黑米因为黑,富含花青素,果皮、种皮中还含有膳食纤维,糊粉层、胚中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素。“健康的食品居首的是全谷,黑米就是最好的全谷。”因为有颜色的原因,黑米不可能像白米那样进行深度加工,简单地脱粒让它得以保存大部分营养。在稻谷加工过程中,糙米(全谷)的得率约为80%,整精米的得率一般不到60%;与精米相比,使用全谷稻米可使食用部分增加30%以上,即相当于增产30%,而且增加的都是营养精华。
■ 产量:亩产1000斤与主粮亩产相当,逐渐量产
张启发和黑米“结缘”来自2008年的一项学术研究。那项学术研究表明,作为小鼠饲料,富含花青素的紫番茄比红番茄可使小鼠寿命延长28%。研究稻米的张启发自然想到了富含花青素的黑米。除了黑米,还有紫米、红米,它们的主要区别就是花青素含量的高低。从营养价值上看,米的颜色越深越好。从那时起,张启发对黑米念念不忘。
精米营养较低,但口感好;黑米营养较高,但口感差。大众还是选择了口感。于是,张启发要做的事就是将他的营养观“植入”大众的口味里。他要培育具有白米口感的黑米,在几千年来的餐桌上“颠倒黑白”。黑米主食化成了他的梦。
团队成员10多年来搜集了各种黑米种质,可说是“神农尝百草”。最终,他们在云贵高原找到了优质资源。他们以此为亲本,不断选育,提高其产量、多抗性,更重要的是提高其食味,将其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推动黑米主食化的一大关键在于量产。黑米量产该如何实现?张启发说,2021年,黑米“走”出了实验室。两年来,黑米稻试种面积增长了10倍,从几百亩到今年的6000余亩。预计明年黑米稻试种面积可突破1万亩。“黑龙江省、广东省、湖北省会打造几个2万亩规模的高端示范产业基地——黑米小镇,集种业创新、种植示范、产品推广于一体,整合文化、文旅,助力乡村振兴。”
“民以食为天。在解决‘吃得饱’的同时,我们更要考虑的是‘吃得好’,吃出营养、吃出健康。”让几千年来都难“出位”的黑米承担“吃得好”的重任,是张启发的梦想。每次作关于黑米的学术报告,他在最后的PPT上都会打出一行字:“为信仰而奋斗,让科幻变现实。”
原文载于《长江日报》9月28日版 第7版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