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睿给学生展示遗传实验过程
张越带着小朋友做科普实验
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小学的学生在科普课堂上观察水稻生长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农业专家做科普】
“老师,为什么您种的稻子是直的,我们的就飘走了呢?”M88体育-明升M88体育副教授刘立军打开手机,笑着翻看与湖北省武汉市珞珈山小学的学生们在田野间拍的视频。他忘不了在那次科普课上,孩子们迫不及待挽起裤腿跑进泥巴塘里的情景。他们被溅得小脸上满是泥,望着歪歪扭扭的水稻,一脸迷惑。
“栽秧要栽直,有一寸进到泥田里,才能稳当。和小朋友们一样,要脚踏实地。”刘立军在孩子们的眼神里,看到了农业科普的价值所在。
农业科普,让琅琅读书声与稻花香里的蛙声一起,实验室里的专家与土地上的农民一道,钻进手机视频,进入公众的视野。如今,越来越多的农业科学工作者加入农业科普的队伍,用一个个真实质朴的田野故事,向公众传播着真知灼见。
1.稻花飘香里体验科学
2023年上半年,刘立军每周五都有个雷打不动的“约会”。
这“约会”有多不一般,看看他带的装备就知道了:各式各样的玉米棒、尺子、小型砻谷机、长靴、镰刀、离心管里颜色各异的种子……这位农业大学的副教授,把科普课堂搬到了校园的试验田里,并给课堂起名“种子季”。
到了收获的季节,饱满的稻谷粒儿压弯了稻穗。
刘立军左手一把握住稻子的秆部,右手持一把弯镰,将刃口对准禾秆,边示范边讲解:“注意,水稻收割一般留茬10-15厘米。”话音刚落,他用力一割,一把水稻已经握在手中。两米外,田埂上发出一阵欢呼,孩子们像田间的小鸟一样围过来,争抢着要看看自己的劳动果实。
回想这样的情景,刘立军觉得所有辛苦都值得。“人们走近土地,通过科学实践体验庄稼的成长,能感受生命的蓬勃生机。”
科普基地是张越向中小学生传播农业知识的主要阵地。这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保鲜与加工技术研究所的技术干部,最喜欢带着孩子们动手体验,因为“这样的环节更能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会变色的花青素”是张越的科普“绝活儿”。看着液体从酒红色渐渐变成深蓝色,孩子们惊呼起来。变魔术一样的科学实验,让他们对pH酸碱度敏感度很高的花青素有了深刻的认识。
为了让科普更有趣、实验更吸引人,张越做的很多工作都是在背地里,在孩子们不曾察觉的地方。前些日子,张越买了一大袋葡萄提进实验室,叮叮当当操作了好几天,只为了让孩子们体验制作一款玛格丽特小饼干。
“孩子们一定会点赞的,葡萄果汁和花青素加在一起产生的奇特味道,会让他们难忘。”张越笑着说。对于农业科普,他们总是全力去做,常常“累趴”,即使这只是日常工作中小小的一环。
2.科技小院里酝酿产业
谈及农业科普的特点,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副教授李景睿认为这项工作是“面向所有人的,特别是在一线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朋友”。
2023年5月,李景睿来到中部某省的农村进行玉米的遗传育种实验,可刚刚做好实验的准备工作,他和团队就被村民“请”出了村,原因是当地的老乡认为李景睿“在做什么可怕的生物实验”。
几经波折,事情妥善解决,但这引发了李景睿的思考。不具备生物学知识的村民们,一提“基因”“遗传”这类字眼,便有各种联想。“不向村民科普,我就无法开展科研。没有科研成果,就无法反哺生产。”李景睿深深感受到打通农业科普“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性。
李景睿向记者分享了他心中给农民做科普的理想平台——科技小院。在这里,科研工作者能了解农民的需求,农民也能了解前沿的农技研究。在他看来,给农民朋友做科普需要时间,一座在农民身边“搬不走”的科技小院,会成为向农民科普的“前哨站”。
张越也深知面向农民的科普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因此除了科普基地,她的身影也常出现在天津郊区的村庄里。
一场主题为“不同类型农产品加工方法”的科普讲座,在天津市武清区东马圈镇西马房村开讲时,村民们听得格外认真。
西马房村种植打瓜已经有百年历史,可近些年因为市场需求量下降,打瓜种植面积已经从1000多亩缩减到了40亩。村民们焦虑,希望能在张越的科普讲座上找找办法。
“我们的打瓜也能做成什么C果汁吧?”讲到非浓缩还原果汁(NFC)的适用原料时,有村民激动地喊道。
“先别急,我们先带些打瓜回去做个加工适应性评价。”经测试,张越发现,打瓜含糖度低,但含水量高,正适合生产NFC果汁,也符合糖尿病患者等人群的需求。
“种了一辈子打瓜了,从来没想过还能做成果汁!”西马房村的村民从张越那里得到了好消息,他们对当地建立打瓜产业有了更足的信心。
3.创意“脑洞”里畅想科普
“培养出白紫相间的豌豆,触发支线剧情。你选择继续进行豌豆杂交实验,还是进入支线?”在李景睿的课堂上,一名学生正在扮演遗传学家孟德尔。李景睿希望通过剧情和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们“重走”前辈科学家的科研之路,感受他们当时面临的困境,从而“感悟书本上每一条知识背后蕴含的科学精神”。
角色扮演是李景睿探索科普内容和形式创新的成果之一,很多和他一样的农业科普人也认识到,农业知识固然是科普的重要内容,科学精神和农科文化同样是农业科普不可或缺的部分。
“古代人穿什么服装?”在湖北咸宁一场名为“苎麻的前世今生”的科普讲座上,刘立军首先抛出一个问题。
“兽皮!”有农户喊道,原本寂静的会场发出笑声。
“树叶!”会场顿时更热闹了。
趁着这股子热乎劲儿,刘立军一口气从古人麻制的服饰,讲到仰韶文化陶器上的麻织物痕迹,再讲到良渚文化遗址中的苎麻布残片,妙趣横生的语言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牢牢吸引住了。大家感受到,在咸宁这个麻的主产区,麻种植户的日常劳作与古人的智慧遗存碰撞在一起,是一件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事啊!
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不断冲击着这个人类利用了几千年的作物。跟如何更快捷地取得经济收益相比,麻的种植有着更值得被记住的价值。如何把这种古老的作物传承下去,是目前刘立军农业科普中重点思考的命题。
“栽培技术要讲,但要想从根本上激发大家种植的动力,让大家爱上它,感受到传承的责任和魅力,恐怕只有文化这一条路。”他说。
采访时,李景睿比了一个张开手掌的姿势说道:“思路打开。”“有人能根据电影生产的场景打造一个主题游乐场,我们也能把分子世界做成科普乐园嘛!”和众多农业科普人一样,李景睿爱畅想农业科普工作的未来形态:动画电影、电子游戏、玩具拼图……农业科普的空间,正在被这群年轻的农业科普人装点得绚丽多彩。
(本报记者 汪媛 殷泽昊 本期选题支持 陈鹏 王建宏 张锐 陈晨)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