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现场(通讯员 董欣 摄)
M88体育-明升M88体育讯(通讯员 朱富煜 李佳 丰锦 唐欣怡)4月13日至14日,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论坛在M88体育-明升M88体育举行,本次论坛由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全国近30所院校的200余位与会代表,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讨。校党委副书记王从严出席开幕式。
王从严在致辞中强调,建设一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既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重要任务,也是助力实现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目标的重要抓手。希望能以此次论坛为契机,不断深化全国农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信息互通、交流互鉴、示范引领、资源共享,为实现全国农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和人才的高水平培养贡献强大合力。
把准学科定位方向,深化学科内涵式发展
“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行稳致远的学术双轮。”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会长、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星亮教授提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须强化学术意识,坚持学术强院,重视专业学术和教学学术,注重学科建设与课程建设二者发展的全面性、平衡性和整体性。
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晖教授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解决理论和实践中的重大问题为研究导向,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的实践指向。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付坚强教授围绕“五个坚持”,强调要加强前瞻性思考、战略性布局、全局性谋划和整体性推进,构建规范化、系统化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知识图谱+AI数字化教学是知识图谱赋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新引擎。”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杜志强教授针对知识图谱+AI数字化对学科评价、学科教学的影响,从知识体系、问题体系和能力体系探讨了知识图谱+AI数字化教学构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吴春梅教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定力”为主题,从开放性、耦合性、团队优化、产出导向等方面阐释了学科建设的关键要素及其变化,从外显和内驱两个维度分析了学科建设的动力,围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使命任务提出了系列学术探讨问题。
沈阳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晓辉教授从强化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深化研究范围,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边界问题需把握的方向。浙江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君教授强调应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强化学科属性,领悟学科整体性特征,增强学科意识,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贡献者。
把好农林高校特色,谋划学科特色性成长
“建设有农林类高校底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吉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云霞教授认为应契合农林高校办学定位,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农耕文明、红色文化与地方红色资源、校史文化等深度融合、典型引领,厚植大国“三农”情怀。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继颖强调要着力凝练学科发展特色,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打造行业特色的教学成果,实施引培并举人才强马计划。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彦彦教授介绍了依托北大荒精神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学科、特色课程的探索和成果,彰显发掘北大荒精神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社会服务价值。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胡艺华教授从加强政策理论阐释、共研特色文化产品、助推红农文旅融合、培养乡村青年人才四个方面,回应了当前高等农林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如何服务乡村振兴这一现实课题。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魏毅教授分享了以“‘两化两结合’理论研究+‘红色、绿色、古色’文化研究+涉农学科乡村振兴江西实践研究”培育学科优势的经验做法。
针对“着力提升农林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科研组织力”,云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玲教授从选题凝练、任务分解的策划力,力量动员、资源投入的配置力,思想碰撞、创意迸发的激发力,协同推进、迭代优化的整合力,课程支撑、知识交互的保障力等五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统筹抓好‘强主流’与‘创特色’。”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伟军教授提到,农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首先要强主流,清晰界定学科边界,明确学科建设指向,加强基础研究,同时在强主流的前提下,农林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应结合自身实际,尝试在阐释国情农情、传承农耕文明、创新研究方法等方面创特色。
把握时代发展要求,推动人才高质量培养
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思妤教授从“四大要素”创新人才培养内容、“五大教改”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五互制度”畅通人才培养渠道等,介绍了创新型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川农大455”模式。“将校园精神和校园文化有效融入思政教学,筑牢师生理想信念根基。”塔里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泽洪教授分享了将胡杨精神融入思政教学,构建“四个课堂”育人新格局的实践探索。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侯庆丰教授深刻剖析了思政课程对大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培育的作用机理,提出要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育、三全育人。
“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是践行新时代强农兴农使命的重要推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鹏教授提出要创建“一引擎四驱动”的“大思政课”教学模式,解决“大思政课”针对性、有效性不足等问题。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易承宗教授认为,必须提高站位、注重共情、依托传承、追求探索,打造有高度、有温度、有厚度、有力度的大中小学一体化“四有”思政“金课”。
围绕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自觉,安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超教授谈到,要明确“一个重点”、发挥“两个动力”、紧扣“三个更加”、用好“四个结合”、把握“八个节点”,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高教分社编审夏之翠表示,新形势下要继续坚持专业布局与学科发展同步、教材研究与课程建设同步,凝聚行业优势资源,服务“三农”教育。
梁伟军在大会总结中提到,本次论坛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农林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大思政课”教学、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知识图谱赋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等议题,提出了富有针对性、指导性、启发性的新观点,内容丰富、视野宽广、富有收获。
据悉,2025年全国高等农林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论坛将在浙江农林大学举行。
审核人:吴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