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重阳将至,我校曾经战斗在科研一线的老教授们已离职修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退居幕后的老同志们仍在自己所向往的方向发光发热,展现着老一辈教师的风度与品质。
兰盛银:一身诗情满腔意气
兰盛银老师讲述和诗词的故事(学通社记者 张小雨 摄)
一袭蓝色棉服,一个黑色布挎包,简单朴素的着装难掩老者矍铄的精神风貌。这位正与友人共赏书画作品展览的老人,正是曾任我校细胞生物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退休教师——兰盛银先生。
兰盛银于1964年从华中农学院农学系本科毕业,同年考入本校研究生,1967年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他在转入我校生命科学院主持电镜室工作后,投身科研事业,先后完成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出版专著《植物花粉剥离扫描电镜图解》,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发明专利三项。而这样一位科研大家,却在随身携带的挎包里装满了诗集。
兰老先生包中的诗集是他亲著的个人诗集《三吟草》,这本诗集记录了他自孩提时代至退休安居这几十年的经历与感悟。童年时期的兰盛银读了四年私塾,从《三字经》到《百家姓》,从《增广贤文》到《论语》,他无一不读,更是对吟诵《千家诗》情有独钟。为痴心文学的兰盛银的求学路锦上添花的,是他那位自县城改嫁来的母亲带来的几箩筐的古书,得到大把藏书的兰盛银如鱼得水,也自此与诗词结了缘。兰盛银是一个在深山中长大的农家子弟,平日里绕不开的就是垅头与山间,这也潜移默化地让他所作的诗增了一份田园乡土气,添了一丝生活烟火味。
“最艰难的科研工作起步的头几年。”兰盛银回想道,那时的中国正处于急需科研人才的时期,兰盛银与老伴一同主持我校电镜室工作,为大量校内外研究课题服务的同时还要完成繁忙的教学任务,而当时的科研设备又不比当下,常出故障,需要检修,让兰盛银的工作更为繁重。十年间,宵衣旰食,夜以继日,在科研工作的重压之下,兰盛银也只能将钻研诗词的时间压缩。但老先生对此并无惋惜,他坚定地表示,主次需分明,诗词是他修身养性的爱好,生命科学的研究工作才是他肩上担负的首要重任。
诗词与科研,在旁人眼中似乎毫不相干的两件事物,被兰盛银巧妙地融在了一起。“诗词需要创新,需要张扬人的个性,”老先生提及两者时如此谈道,“做科研工作也是如此,科研的道路也要有自己的见解,探索新的道路。”
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兰盛银退居竹苑,自号“竹苑居士”,将大把的闲暇时光投入吟作诗赋之中。重阳佳节将至,而恰逢抗美援朝七十年,锦心绣肠的老者目光炯炯,从屏幕中投放的抗美援朝战争片再撷灵韵,提笔《重阳抒怀》:
无烟战后繁华在,
置酒重阳万景清。
三镇中天飞画栋,
双龙合处启江城。
山陈翠柏苍松面,
屏放金戈铁马声。
一赋登髙楚天阔,
晴空雁阵落遥汀。
李合生: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志
李合生教授讲述自己的“著书育人梦”(学通社记者 邵子衿 摄)
走进书房看见李合生的第一眼,目光便会落在他身后的案几上。上面陈列着他曾参与编写的书籍和不久前开始记录的材料。认真而不失风趣,严肃而不失和蔼,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退休党支部书记李合生笑着介绍道:“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我想要在身体还算健康的时候,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
作为一名有着61年党龄的老党员,李教授以“退休不退志,永葆共产党员本色,不忘初心永远跟党走”囊括了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他表示,不忘初心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自己的誓言。退休以后,他担任了农学系老年协会会长,为70余名农学系教退休职工提供服务。从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到关护退休职工日常生活,李教授俯下身躯,倾听意见,勤做实事。
“心系教育事业、关心人才发展。”朝着这个目标,李教授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勤耕不辍,一直工作到了1999年。而后,他从岗位上退休下来,但依然没有忘却自己的初衷。“九年义务教育关系着下一代的成长和民族的未来,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李教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实践的。在我国教育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前,他曾先后给朱镕基总理、温家宝总理写信,为农村儿童争取免费上学的机会。直到我国开始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生得以免费上小学以后,李教授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同时,他也一直坚守着自己著书育人的理想。退休以后,他前后主编了四版国家级规划教材,翻译了诸多专著,出版书籍至今已达二十本。《现代植物生理学》每年出版一万多册,已被全国60多所M88体育作为本科生教材使用,受到同行和大学生们的肯定和好评。
“从六十年代开始,雷锋精神就已经镌刻在我的心里。”关注公益事业,弘扬雷锋精神也就成了李教授长期努力的方向。以教育事业推动公益事业,再以公益事业反哺教育事业就是其中的一项成果。2007年,他前往新疆塔里木大学协助开展工作。在顶着烈日、高温持续工作22天后,李教授以大量材料和论文试卷为依托,为该校本科教学工作迎接教育部评估工作提出了数百条修改意见,最终完成任务。分文未取,义务支援,事了拂衣去。回想起这段经历,李教授表示最大的收获就是愈发坚定了做好公益事业的决心。
“夕阳是晚开的花,退而不休发余热。”谈起未来的规划,李教授表示,他将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做于学生、于M88体育、于社会、于民族有益的事情。
蔡礼鸿:为人民多做一些工作
蔡礼鸿教授笑谈往事回忆(学通社记者 邵子衿 摄)
初见蔡礼鸿,他健步如飞,精神矍铄,刚接完放学的孙子。很难看出这是一位已经到达古稀之年的老人。
自1982年本科毕业于M88体育-明升M88体育并获得学士学位起,蔡礼鸿就选择留在M88体育这片“果园”,培育了各行各业的精英。2010年退休之后,他在新的“果园”——恩施建始县中开启了别样的扶贫生活。
“在我们退休时,有人能给我们提供一个为老百姓做事的平台,我就很高兴。”退休后的蔡礼鸿致力于农业扶贫工作。在建始县扶贫的七年来,他深入到猕猴桃种植较为集中的乡镇实地调研建始猕猴桃产业现状,躬耕于陇,摸索出一套较为适合建始地域特点的栽培技术。他认为,扶贫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健康与幸福。
退休多年来,蔡礼鸿从未离开过奉献的岗位。他说:“能够为农民做一点事,我感觉很欣慰,这是一种被需求的快乐。”在他看来,每天阅读相关文献、期刊已经形成了一种自觉,研究受老百姓欢迎的技术背后需要不断地付出,与时俱进。“我七十多岁了,仍然自信满满,因为我能够走一万步、游泳一千米不觉得累。”蔡礼鸿动容地说,“我的老师章文才先生,一生奋斗到九十五岁。我也需要健康的活着,为人民多做一些工作。”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蔡礼鸿同样时时关注着学生的发展。他表达了对青年学生的期许:“科研问题,源自产业。做研究要有自己的的想法,不一味追求就业与赚钱。希望你们能够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谢筱逸 李竺 赵梓含 黄丽云 审核人 龙健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