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华与赵剑老师在苜蓿试验田间
张振华参加中拉青年政治家会议(图片由张振华本人提供)
M88体育网讯(通讯员李巍峰 王育瑶)清爽利落的平头,炯炯有神的双眼,谈话时不经意间露出憨厚的笑容,这就是张振华,就读于我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农学专业的2014级学生。两年前,当时大二的他登上《创业英雄汇》,凭借种植苜蓿获得百万风投,两年来,他已在创业路上走过一段不平凡的旅程。
“种草”大学生初尝创业甜果
张振华出生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潮岱村,生在草原,长在草原的他对草原有着一种强烈的感情。“我是草原的孩子,就是想踏踏实实为草原做一些事情。”早在大学入学前的张振华就敏锐地发现了种植苜蓿的商机,紫花苜蓿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牲畜饲料,极大地满足了内蒙古畜牧业对牧草的市场需求。入学后,他在M88体育的创业宣传和创业政策激励中、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始发展苜蓿种植产业。
2014年10月,张振华种植的1000亩地的紫花苜蓿销售一空,他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共计150多万元。尽管紫花苜蓿的种植迎来了 “开门红”, 但张振华清楚地知道,“农业要想效益好,必须要走规模化道路,苜蓿的种植也是一样,需要大规模流转土地,购置机械化设备,一台进口大型收割机就要上百万元。”缺少资金是张振华创业中遇到的最大难题。
2015年3月,张振华收到了央视《创业英雄汇》节目组发来的“英雄帖”,邀请他前往北京介绍创业项目。他深知这是融资的大好时机,于是他充分准备,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从面试的300个创业选手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了项目路演阶段。路演时的张振华从学农爱农、回乡创业谈到学以致用,带动农业增收、农民致富,最终用执着打动了投资人,通过央视的《创业英雄汇》,张振华让大众看到了苜蓿种植产业的广阔前景,同时也获得了百万天使投资。
从“种草”到“养牛”的跨界
苜蓿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让张振华收益颇丰,然而,市场的不断变化,饲料价格不断下降,苜蓿种植产业收益大不如前,这一切都使他不得不思考公司发展战略的转型。“苜蓿种植产业收益已经不大,其他产业又没有涉及,不懂行情,只能从畜牧这一块顺着做。”张振华开始从牲畜自身寻找商机。
张振华通过调查发现澳大利亚的安格斯肉牛的潜在商业价值。“这种牛肉质好、雪花牛肉产量高,可以作为牛排和高端牛肉。”张振华说道。相比传统牛种,安格斯牛的饲口性好、繁育率高、抗逆性强。张振华自2015年淡出公众的视野后,一直寻找畜牧产业中的商机,他从澳大利亚引进安格斯肉牛,进行从苜蓿种植行业向肉牛养殖大跨步的转型。通过两年的实地考察,相关设备的建设,以及厂房的不断搭建,2017年5月,张振华正式向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办提出了安格斯肉牛产业化的项目申报,计划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榆林镇朝岱村进行肉牛的产业化养殖。
项目区占地面积320亩,建设标准化牛棚圈4栋、设计规模年存栏澳洲进口安格斯肉牛3000头、年出栏安格斯小牛犊约2730头……张振华希望他的肉牛项目可以使当地进口安格斯牛养殖向优质、高效、规模化、生态化养殖发展,建成一个集种养结合、澳洲进口安格斯牛繁育、安格斯牛养殖于一体的规模化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养牛”不易,创业最需脚踏实地
张振华做好规划后,但由于牛本身养殖的不稳定性,风险过高,他的创业贷款迟迟未批。进口肉牛、牛圈、配套设施、机械等建设都需要巨大的资金的投入,张振华用尽之前的创收进行投入,仍然存在资金漏洞,资金问题成为张振华创业以来面对的最大问题。
经过三年创业磨砺的张振华明白,没有人会真的冒着风险对他进行投资,关键时刻还是得靠自己,于是他辗转于内蒙古银行、民生银行等银行,提交材料、商谈和准备各种审批。为了资金的运转,更好地进行安格斯肉牛产业化的项目,他尝试过生物质燃料的生产、残次林的改造,却因为涉及新能源、环境等问题困难重重。在创业过程中,他也遇到过“霸王条款”,在一次买牛的过程中,因没有及时把牛运走,被对方公司直接扣留了15万元的定金。吃一堑,长一智,张振华在一次次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一个人如果啥也不懂,在这个行业没待过几天,或者一下子从房地产公司跳到做农业上,那几乎不可能。但是本来是做农业,从做五亩地到十亩地到百亩地,这样循序渐进,反而容易做起来。”作为一个年轻的创业者,张振华说到,希望未来的创业人,无论是做什么行业,都要充分了解行业内的情况,切忌一时头脑发热。创业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操之过急,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张振华目前作为一名在校的大四学生,正在申请研究生推免资格。这次,他打算填报浙江大学动物科学专业,他说,希望在学业上实现从植物科学向动物科学的“跨界”。他希望能够通过专业学习,增进对肉牛养殖的了解,以便更好地促进自身事业的发展。
审核人:李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