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88体育网讯(学通社记者王志琦)2003年12月31日,伦敦烟火璀璨,当整个英国都沉醉在跨年的狂欢时刻,一位戴着眼镜,面容和善的年轻人来到了东部的古老而安静的小城——诺维奇。来自大西洋的海风裹挟着水汽,轻拂过这位异乡人的发际,却拂不去他内心的兴奋。
年轻人名叫罗杰,此趟岛国之行,他的身份是John Innes Centre(JIC)的访问学者,一年访学完成后,他又在JIC进行了四年的博士后研究。作为欧洲乃至世界顶级的植物及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心,JIC为中国植物科学领域贡献了大批人才,其中不乏诸如中科院院士许智宏、韩斌、曹晓风等领军人物。
采办些小物件稍做安顿后,第二天元旦,罗杰就跟着“老板”去实验室开工了。在这里,他开始“半步跨越”,涉足代谢组学研究。
代谢组学的“越界”者
众所周知,生物体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然而基因究竟如何决定性状?看似简单发问的背后,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这其中,作为性状物质基础的代谢物是桥梁,基因通过代谢物来发挥调控作用。
近年来基因组学的蓬勃发展,使得大量生物体的基因测序完成,为人类揭开生物奥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面对海量的研究材料,要形成对生物体的系统认识,打通这些散碎基因信息,修建基因信息“通路”,代谢组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技术方法,尤获青睐,成为当下生物学研究的热门之一。
罗杰在JIC博士后研究的合作人、曾任PlantCell主编的Cathie Martin教授是代谢组学领域的顶级专家之一。在JIC,他开始了以拟南芥为主要材料的代谢组学研究。
“以前基本没学过。”罗杰说起来竟然有些轻松。
在本硕博期间,罗杰就是个不太“专一”的学生,连续“换”了三个专业,从食品工程到微生物工程再到植物生物技术,每一次的转换,在常人眼里都是一步惊险的跳跃,可罗杰却轻车熟路。
这源于他的独门“半步走”战略。原来每一次的“越界”,罗杰都没有完全脱离原来的专业,所谓的重新选择也并不是完全的从头开始,他善于掌握和借鉴不同领域的思维方法,寻找其中的共同点,触类旁通,从而在看似悬殊的领域中游刃有余。
在JIC学习期间,勤奋的罗杰更是学会了一门“偷师生意”,即帮其他实验室的老外做实验,作为交换条件,老外负责教他这项实验的核心技术。“他们都很愿意教我,因为把我教好了,他们自己也省下很多喝咖啡和周末休息的时间。”这样“四处混迹”的成果,是他只用了个把月的时间就掌握了分子生物学的大部分核心技术。白天跟别人学,晚上做自己的实验,罗杰很少有自己的时间。他去了很多很多实验室,一年只有四五天的休息,但他从来不觉得累,全凭兴趣在学,而且学得很快,实验所的老外都喜欢这个中国青年人。
(实验室中工作的罗杰老师 供图:梁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