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种多样的新媒体正在快速地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借助新媒体创新、推进科学的传播与普及极为重要。
新媒体与科学普及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当前所说的新媒体主要是指借助计算机处理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无线技术、通信技术、卫星技术等手段,以手机、电脑、数字化电视等为终端的传播模式和媒介形式。新媒体本身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其“新”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人类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会源源不断地赋予媒体新的形态、内容和理念。新媒体诞生的时间不长,进入我国的时间更短,但在不过二十年间就成为信息传播的主流和生活常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科学的传播与普及。
在给人们带来全新生活模式和理念的同时,新媒体也为科普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发展机遇,且正以易于接收、互动性强、覆盖率高、精准到达、性价比高等特点强烈地冲击着传统的科普传播模式。
一是打破科普的时空限制。新媒体的最大革新是将受众在传统媒介获取信息的时空界限彻底消融,受众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或数字电视网络随时随地获取信息。
二是实现科普的双向互动。传统的科普是单向的,受众对于信息的筛选、接收和范围都很被动;基于新媒体的实时互动平台,受众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索取有用的科学知识,为科普提供参考并通过自媒体平台参与科普,弥补传统科普的单向性、延后性、互动性不足等缺点。
三是改变了科普的单一形态。在科普过程中,传统媒体往往只能实现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影像的技术效果,新媒体则打破了这种单一的表现形态,将多种表现符号融为一体,从“平面”传播走向“立体”传播。
要想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科普,离不开新媒体的强力助推作用。
新媒体空前地扩大了科普的主体范围。一方面,新媒体激励了从事科普的个体和组织的热情。通过新媒体,科普工作者可以第一时间知晓用户的信息需求,广泛收集、倾听受众的意见反馈,以便针对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及时创造出优秀的科普作品。另一方面,新媒体让人人都成为潜在的科普主体。在《第二媒介时代》一书中,美国加州大学厄湾校区的电影与传播学系教授马克·波斯特将网络出现前归纳为“第一媒介时代”,主要特征在于“由文化精英、知识分子主导,利用书籍、广播、报纸杂志等进行自上而下的传播”;互联网出现后,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带来了“第二媒介时代”,主要特征是“消解了传播中心,每一个人都有成为话语的中心可能,并且都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社会”。可见,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使运用新媒体的每个人都成为科学传播的主体。例如,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就利用新媒体推出了泛科技主题网站果壳网,从而吸引、团结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学传播人才。
当然,在利用新媒体传播科学知识时,参与者必须具有科学、正确的价值体系,特别是一些所谓的“传媒领袖”,一定要注意辨识、筛选,避免不负责任地盲目跟帖、评论和扩散。可见,新媒体虽然扩大了主体边界,却对传播者本身的媒介素质要求更高——每位主体必须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传播与普及科学知识。
较之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海量的信息存储能力、高效快捷的信息提取功能和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因此从内容上来讲,信息时代的科普有利于借助新媒体超大的信息储存和共享特点,给受众提供丰富的知识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在利用新媒体进行科普时,应避免“戏说”“恶搞”和“娱乐至上”等做法,还有那些为吸引眼球、攫取暴利而扭曲科学的行径,不少伪养生疗法就是通过新媒体传播进行“坑蒙拐骗”的。因此,以新媒体创新科普方式,就要善于利用新媒体的长处,广泛收集、倾听各方受众的意见反馈,通过搜索引擎、互动式知识问答分享平台等应用,让受众在轻松愉快的参与式体验中知晓内容、掌握方法。
将新媒体运用于科学普及,还有利于改变过去科普工作的低水平重复、多主体交叉等资源浪费现象。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通过构建多种媒介发布形式与渠道,让受众各取所需,以便有效提高科学知识的接受频次和持续时间。
从实际调研的情况来看,微博、微信等自媒体不失为方便、有效的科普渠道。这类自媒体实现了传播方式由金字塔式的“自上而下”到网格式“点对点”的完美蜕变,使科普发起人与接收者能够一对一地互动交流,充分调动起受众接受科学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罗子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