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报道称,日前美国已正式发布《网络空间身份信任国家战略》,全面系统地提出了“网络空间可信任身份生态系统”的战略构想,通过建立“身份生态系统”,实施“网络实名制”;英国卡梅伦政府已批准向议会提交互联网监管法规草案,该草案将允许政府部门严格监管互联网,允许情报部门依法监听电话,了解短信和电子邮件的内容,并要求互联网公司向政府通讯总部通报用户使用网络的详细情况;澳大利亚政府拟开发互联网过滤器,屏蔽政府认为有争议或有损国家安全的网页。那么,一贯标榜和鼓吹“网络自由”的西方国家,为何在近期均转向高度重视网络管控?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西方国家已认识到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便利性、多向性使网络成为社会动荡的重要推手。在伦敦骚乱中,黑莓手机及推特、脸谱等社交网站成为串联利器;美国的“占领华尔街”运动通过推特等建立联系;西班牙、希腊、法国等国民众通过网络组织的示威游行规模之大,令政府始料未及。西方国家认识到网络自由是把“双刃剑”,对社会稳定具有负面作用。
其次,网络技术发展给西方国家的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带来挑战。与一般依靠政府投入和科研机构、企业的高科技发展途径不同,网络技术具有门槛低、分布广、更新快等特点。网络技术不断改变人们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也造成了大量灰色地带,刺激了犯罪活动。据报道,由于罪犯采取更高级的技术,2009年美国网络诈骗造成的损失比2008年增长1倍。许多西方国家对于谷歌、脸谱等公司涉嫌侵犯公民隐私权感到担忧,并对其业务进行部分限制。
第三,以网络文化为内核的社会思潮和运动也对西方国家的传统政治格局造成了冲击。近年来,发源于瑞典的“海盗党”运动不断壮大,其核心诉求是废除知识产权制度,实现网络资源的自由共享。德国“海盗党”在地方选举不断获胜,影响力已超过绿党,正日益侵蚀传统政党的社会基础。“海盗党”的主张给西方国家的经济制度带来挑战,有可能严重影响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迫使政府不得不作出回应。
总之,随着网络行为对西方国家国内问题影响加大,西方国家对待网络的态度不得不从以放任为主转向寻求自由与管控的平衡,从对外施力为主变为兼顾内部治理。西方国家加强网络监控的举措揭穿了其在网络自由问题上的伪善形象,使其借网络问题输出价值观、干涉别国内政的企图受到一定牵制。同时要看到,西方国家不会放弃争夺网络问题国际主导权的既定政策,仍将内外并举,在“扎紧自家篱笆”的同时,继续把网络自由和网络安全作为对外战略的两只重拳,力图维护其在网络时代的全面优势地位。(郭 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