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欢(受访者 供图)
“勤读田畦明智慧,力耕立己利三农。”——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智慧农业专业2019张之洞班的李天欢始终将这句话作为自己坚守的信条。
狮子山下三年,李天欢以智慧农业为“原点”,一笔一划地绘制出了搭载着梦想翅膀的“成长坐标系”。
学习的X轴:肯吃苦方能成大器
“若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我想大概是‘肯吃苦’吧。”刚上大学的李天欢其实并不是大家口中令人艳羡的“学霸”。C++、高等数学、化学、计算机......这些难度较大的科目,其实也都是让他头疼迷茫的 “老大难”,听不懂乃是家常便饭。但在经历了挫折之后,他没有因此放弃,而是主动向学生班主任寻求建议,找来老师上课的课件,一页一页地学习。为了克服诱惑,潜心专注学习,大一的他便毅然卸载了所有娱乐软件。“我很少休息,把白天的时间留给了学习,晚上再做学生工作。”学习上的肯吃苦成就了今天的他。
李天欢给自己制定的时间计划表(受访者 供图)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高绩点、专业第一、学习成绩优秀奖、国家奖学金......这些光鲜亮丽的背后是134张学习计划、49本课程笔记、100多小时的慕课学习、超过1600页的复习提纲。在学习上栽了多少跟头,又下了多少狠功夫,或许只有李天欢自己知道。
肯吃苦的精神让李天欢战胜了对未知与困难的恐惧,也让他从迷茫中挣扎出来,在学习的“X轴”上书写了属于自己的耀眼成绩。
多元的Y轴:多重身份下的责任与担当
提到李天欢,在老师们的眼中,他是一个优秀卓越的学生;在同学们眼中,他是一个认真靠谱的班长;在学弟学妹们的眼中,他是一个令人敬佩的学班;在组员们眼中,他是一个担当责任的组长;在周围人的眼中,他是一个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多重身份锻炼了多重能力,也让他的肩头多了一份责任与担当。
身为中共党员,李天欢始终牢记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席卷全国。李天欢主动亮明党员身份,逆行而上,与其他志愿者一起在“雷神山医院”“江夏第一人民医院” 等医院协助进行余氯检测与水务消毒任务。“我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我应该上”,时刻牢记党员使命,让李天欢勇敢挺身而出。
李天欢在支教(受访者 供图)
“学习不应该局限在自己身上,而应该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传递给大家。”基于这样的想法,李天欢在大二暑假前往广西山区支教。如果说一开始他前去支教是因为新鲜与好奇,那么到后来则发展成为了一份义无反顾的责任。“那里的老人并不把你当毛头小子来看,他们透过你看到的是希望,是让小孩子们走出大山的希望。我去支教,带给他们的不止是知识,更多的是让他们走出大山之后,感受到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
除了日常的上课,李天欢还在课堂上教给孩子们如何使用实验器材、分享天文知识等,鼓励孩子们扩展视野,走出大山。“当我在山区看到他们用那样纯净的目光望向我时,我被深刻地触动了,那是一种满足感和自豪感。我感悟到了自己的价值,也体会到了参加志愿活动的意义所在。”
校内的他,策划了“最美三本”等活动60多项;校外的他,冲过抗疫一线,参与过湖北省11个区级市志愿活动。不论何时何地何种身份,他始终不忘自己的初心,肩扛重任,不断前行。
科研的Z轴:潜心钻研宏农学
“最初的我对农业专业的未来是有困惑的,一开始有些怀疑”,在三年的专业学习与科研过程中,李天欢的心态发生了极大的转变。“智慧农业通过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让我看到了与平常完全不一样的农业,使农业更加智能化、自动化。这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智慧农业的情怀也随之越来越深。作为第一届智慧农业的学生,我要挑起重担,去开创去探索,利用专业知识强农兴农。未来道路很长,我已经做好了‘坐冷板凳’的准备,继续在农业领域闯荡。”
李天欢极其重视自己的科研素质的培养。大二时的他,便已萌生了参与科研的想法,于是他作为队长带队参加了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比赛的大部分获奖者都以动物研究方向为主,他所研究的植物类方向则少之又少,可他依旧知难而上。“当时我想的是,最后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次竞赛是我的科研启蒙。”
李天欢带领小组进行了“利用生物大数据进行玉米QTR位点的快速定位和功能基因的克隆”的项目研究,在其中负责机器学习代码的书写、最短距离法的分析以及最终的答辩和论文的书写等诸多内容,这对他的专业能力和毅力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比赛的流程很长,耗时整整一年。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他顶着巨大的压力完成每周的总结汇报、大量的文献阅读、复杂的资料检索、图表美化、格式分析等工作。在面对重重困难组员想要放弃之时,他依然咬牙坚持了下来,“过程当然很痛苦,但是我不想辜负老师的殷切期望和我们的辛勤付出。”在他和成员们的不懈努力下,该项目最终构建起了“QTG-miner”软件,为从传统的单基因育种转向基因聚合的智能育种打下了坚实基础,荣获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全国一等奖的佳绩。
3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项目(分获国家级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2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均评级优秀),1项大学生高峰论坛项目,6项湖北省创新创业项目(三项省金,两项省银、一项省铜)......这离不开他对文献的阅读与总结,离不开他在实验室的坚守与探索,更离不开他对科研的热爱。
生活中的李天欢(受访者 供图)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对于此,李天欢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期望——“我认为‘四个面向’赋予了科技战线新的历史使命,当下农业领域仍存在着农业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不高、转化效果较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智慧农业专业的学生,我将在未来的学习中继续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学习借鉴国际优秀前沿成果,用自己的力量为推进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活的坐标系上,李天欢已经让这一条条无限延伸的轴线拥有了鲜艳亮丽的青春色彩。在未来,他会进入中科院跟随李家洋院士在水稻领域继续探索下去。他说他将秉持“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M88体育校训精神,带着“宏农学、扬国光”的坚定决心,在更高更大的平台上踔厉奋发、载梦起航。
(本文作者系学通社记者 刘奕凡 曲心悦 审核人 孙超)